黑龙江网络推广?黑龙江网络推广员招聘

网络推广 编辑:速达网络 日期:2025-03-23 20:21:23 3人浏览

网络推广已经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作为我国东北的重要省份,黑龙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具备良好的网络推广潜力。本文将探讨黑龙江网络推广的重要性、策略以及如何打造网络新名片。

一、黑龙江网络推广的重要性

1. 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网络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黑龙江,提高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2. 拓展市场空间:网络推广可以帮助企业突破地域限制,将产品或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3. 降低营销成本:相较于传统营销方式,网络推广具有成本低、传播范围广、效果可量化等优势。

4.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网络推广,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5.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网络推广有助于推动黑龙江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黑龙江网络推广策略

1. 明确推广目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推广目标,如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场、提升销售额等。

2. 精准定位受众: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推广方案。

3. 优化网站建设:提升网站用户体验,提高搜索引擎排名,增加网站流量。

4. 内容营销:创作优质、有价值的内容,提高用户粘性,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5. 社交媒体营销: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与用户互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6. 搜索引擎优化(SEO):优化网站结构,提高关键词排名,吸引更多精准流量。

7. 网络广告投放:根据预算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平台,提高广告效果。

8. 线上线下联动: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参与度。

三、打造黑龙江网络新名片

1. 传承地域文化:挖掘黑龙江独特的地域文化,将其融入网络推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

2. 突出产业优势:发挥黑龙江在农业、林业、旅游业等领域的优势,推广相关产品和服务。

3. 引领时尚潮流: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将时尚、创新元素融入网络推广,提升品牌形象。

4. 塑造优质品牌: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良好的口碑,提高品牌美誉度。

5. 联合推广: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合作,共同打造黑龙江网络新名片。

黑龙江网络推广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合理的推广策略,打造网络新名片,黑龙江有望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黑龙江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黑龙江:以新媒体“为媒”撬动“微旅游,大经济”

黑龙江:以新媒体“为媒”撬动“微旅游,大经济”

2017东北旅游新媒体峰会于近日在哈尔滨举行,以下为您带来会议的相关内容,欢迎浏览!

黑龙江网络推广?黑龙江网络推广员招聘

2017东北旅游新媒体峰会于近日在哈尔滨举行,在全程视频直播的峰会上,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侯伟首次推介今夏黑龙江十大主题旅游产品,并启动黑龙江旅游微博总话题#畅游龙江#,大兴安岭旅游委主任孟利等在会上进行了互联网和新媒体营销案例分享。这一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推介+新媒体营销案例培训+互联网整合营销新平台搭建,让黑龙江旅游业的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营销理念得以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全省各地旅游部门、景区、旅行社等单位运用互联网营销旅游的能力。

针对新媒体营销的重要性,侯伟副主任分析说:“因覆盖面广、用法便捷、内容丰富、效率高、互动性强等诸多优势,新媒体已成为旅**业目前最火热的营销方式。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销提升知名度,拓宽旅游产品销路,加深旅游产品在游客心中的影响,从而在大众旅游时代脱颖而出,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探索方向。”

在黑龙江省旅游委双微平台影响力屡攀新高、黑龙江旅游官方网站更新换代、“旅游+直播”新手段引发龙江旅游关注热潮等良好基础上,黑龙江旅游将进一步加大新媒体营销力度,以新媒体形式“为媒”,撬动该省“微旅游,大经济”时代到来。

黑龙江旅游“过招”新媒体营销“招招出奇”

如今人人离不开手机,处处游弋着网络,黑龙江已然将新媒体作为旅**业最火热的营销方式。位于中国最北边陲的黑龙江省拥有原生态旅游资源,然而黑龙江旅游业的新媒体营销思维却并不“原生态”,该省打造了思想前卫、成效卓著的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新媒体传播平台,更用直播、秒拍等最时尚的传播形式宣传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湖泊、大湿地、大熔岩等旅游资源优势,黑龙江旅游“过招”新媒体营销“招招出奇”。

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委开通官方微信平台,与官方微博联合打造龙江旅游对外传播的互联网首发阵地,正式开启黑龙江旅游新媒体营销新阶段。两年时间,黑龙江省旅游委官方微信平台在创作优质内容、完善微信功能、紧跟实事热点、配合营销活动等精心的运营手段中华丽演变。截至目前,已累积获得关注23.8万人,平均图文阅读量1.2万+,平均互动点赞300+。据《2017互联网+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黑龙江省旅游委官方微信在722个地方旅游政务公众号中脱颖而出,进入最有影响力政务公众号top 10 并跃居第1的好成绩。

操作简介、功能强大、信息量大的微博与旅游“在路上”的状态不谋而合,是目前黑龙江“微旅游”的主要传播形式之一。2016年,日臻成熟的黑龙江省旅游委官方微博在新媒体营销攻坚战中“大展拳脚”。在2016·黑龙江湿地论坛、“重返青春岁月”活动、“我和动物做朋友”为主题的线上互动等活动中,以高曝光率、互动量雄踞微博榜单前列,成功引爆话题,增加传播声量。同时,省旅游委紧跟市场新趋势,巧用“旅游+直播”新手段展现黑龙江秋冬魅力,在“万人直播五花山”秋季直播、“奇妙的冰雪之冠”系列直播等中活动大胆试水,结合短视频等传播形式成功吸引网民关注,增强黑龙江旅游品牌的口碑和热度。

同年,省旅游委结合用户使用习惯,搭建全新改版旅游资讯网站,于10月黑龙江冬季旅游推介会(北京站)上宣布正式改版上线。焕然一新的网站囊括了首页、印象龙江、初识龙江、线路推荐、旅游资讯、精彩游记、专题活动、会员中心等八个板块,均实时更新内容。根据不同板块,收集整理全省景区、酒店、旅行社等重点信息,保证数据准确。自此,黑龙江省旅**业形成双微先行、官网坐镇的新媒体营销矩阵。

黑龙江旅游“举步”微博话题“步步生辉”

在新媒体营销“前战告捷”的良好形势下,黑龙江旅游业“乘势举步”,启动黑龙江旅游微博总话题#畅游龙江#。全省各级旅游部门、景区都可在此话题发布旅游信息,在新媒体端实现黑龙江旅游资源信息整合,便于网友实时搜索相关信息,深入了解龙江旅游。每周由新浪提供信息数据评出最佳10条微博榜单,由省旅游委官方微博和新浪黑龙江官方微博共同公布,新浪将为排名第一的微博提供二次包装进行传播。与此同时,峰会上启动的“东北三省一市旅游宣传共享平台”,为黑龙江与吉林、辽宁、大连搭建了旅游资源共享专题;成立的“东北网红联盟”,为东北三省一市(大连市)旅游意见领袖(网红)搭建互动协作平台。

2017年,省旅游委将与更多的新媒体资源进行深度合作,不断创新“互联网+”营销手段,增强微博、微信、直播、秒拍综合使用的传播合力。黑龙江省旅游委官方微信平台将推出“为你读龙江”、“航拍黑龙江”等融合语音、视频等全新形式的固定栏目,继续配合今年全省营销活动进一步扩大传播,加固黑龙江省旅游委互联网传播中的重要阵地功能。

在新媒体营销道路上,黑龙江旅游业在摸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出奇,以双微为主阵地实现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跨越式突破。在新媒体营销思路下,黑龙江将深度推广龙江大旅游概念,让“畅爽龙江”品牌在互联网高速运转中美誉海内外,广招八方客,用大美“微旅游”撬动龙江“大经济”。

【相关新闻】

黑龙江一季度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超10%

“一季度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53.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4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33.78亿元,同比增长11.1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131.2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26.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1%和11.11%。”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黑龙江旅游交出的“春天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北振兴一系列决策部署,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发力方向之一,发挥全省整体生态化和冬季冰雪游“两大优势”,在产品供给和市场营销“两大重点”狠下功夫,创新推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旅游营销模式,推出了全省总体旅游品牌“畅爽龙江”,并成功叫响“冰雪之冠·畅爽龙江”“ 避暑胜地·畅爽龙江”冬夏子品牌,首度提出“北国之春·畅爽龙江”和“五花山色·畅爽龙江”春秋子品牌,将冬夏为主、春秋为辐四季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到了新高度。

2016年,黑龙江省旅游业呈现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开门红。全年共接待游客1.45亿人次、增长11.2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03.27亿元、增长17.7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44亿人次、旅游收入1572.86亿元,分别增长11.25%和17.64%;入境游客95.7万人次、增长14.65%(经关境入境增长19%)。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旅游业综合拉动效应不断显现,去年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上年增长14.3%的基础上增长12.7%,哈尔滨机场吞吐量跃居东北之首;省外手机漫游入省用户在上年增长31.2%的基础上增长14.2%;省外银行卡刷卡交易额在上年增长50.1%的基础上增长39.4%。

为推动冰雪旅游,去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省委专题会、省政府常务会、冰雪季专题会,高规格、大视角、系统性地研究部署发展以冰雪旅游为龙头的冰雪产业、建设冰雪经济强省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快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省人大批准从2016年起,将每年的12月20日设立为“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冰雪活动氛围。

在冰雪旅游季来临之前,黑龙江旅游发展委员会还整合全省冰雪旅游资源,推出了“大美雪乡”、“ 鹤舞雪原”、“ 北极圣诞”、“ 秘境冰湖”、“ 冰雪森林”等5条精品线路,并在国内外掀起营销热潮。2016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先后在北京、山东、上海、四川、广东等五个客源地省市举办冬季旅游产品推介会,深度推介黑龙江冬季旅游文化和产品。五省市共有500多家旅游企业代表出席,有近200家媒体参会,获得阅读量超过216万,互动量超过20万,直播观看人数超过18.5万,曝光量达1570多万。紧跟市场新趋势,巧用“旅游+直播”开展“奇妙的冰雪之冠”大型直播秀, 7站总计直播15场,累积曝光量达30亿,直播+短视频观看量超2000万。借势2017年央视春晚哈尔滨分会场热点持续发力,通过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示冬季冰雪魅力,通过春晚效应实现冰雪旅游的“人财两旺”。强强联合,举办“两会一节”式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冰雪旅游峰会、世界城市冰雪旅游合作组织筹建大会、第3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实现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2,247万+,品牌曝光量达9,800万+的好成绩。春节后黑龙江巧借“春雪”,开展“春天里的冰雪之冠”反季营销,重点推广全省滑雪资源,延长冰雪旅游季。

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促进和繁荣了黑龙江冰雪旅游市场,推动黑龙江冰雪经济迎来了兴旺的春天。今年一季度,黑龙江省旅游业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本省游客以一日游出行为主。省内居民出行频繁,省内游和一日游持续增长。数据测算结果显示,本省一日游游客1455.16万人次,同比增长20.4%。二是省外过夜游客持续增长。数据测算结果显示,一季度全省共接待省外游客1063.9万人次,同比增长8.01%。其中,接待省外过夜游客1045.06万人次,同比增长7.44%。三是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问卷调查显示:被访者对旅游相关服务与设施的满意率均在80%以上。其中,住宿满意率最高,达93.7%;餐饮92.4%;景点87.9%;购物83.9%;交通83.2%;娱乐83.6%;旅行社81.6%。四是旅游品牌营销作用凸显。

日前,黑龙江省政府召开了2017年全省夏季旅游产品供给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夏季旅游产品供给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打造观光类产品、体验参与式产品、避暑养生类产品、休闲类产品等四类,森林主题、湿地主题、避暑养生主题、自驾游主题、出境游主题、观光农业主题、体育类主题、音乐主题、建筑主题以及动物主题旅游等十大主题夏季旅游产品。

黑龙江省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省旅游战线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抓住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继续着力精化产品供给、细化产品营销、优化服务质量、强化市场监管,以打造“两座金山银山”为抓手,突出打好生态牌、念好冰雪经,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黑粤旅游产业合作,大力发展“冰雪游、森林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促进旅游与健康、养老、体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向度假旅游和全域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全国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一流目的地、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不断激发释放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发展。

;

黑龙江省肇州县的历史谁知道的呢可以介绍一下吗

肇州县

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之北,松嫩平原腹地,是长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黄金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县份,属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活动积温2800℃,无霜期143天。幅员面积2455平方公里,全境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0米,历史上从未受到过洪水侵袭。

肇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劳动之所。古之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多聚于此,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肇州、肇源、肇东通称“三肇”,过去它们同是肇州管辖地,是黑龙江省建制最早的地方之一。“肇州”一名的由来与一次著名的古战役有关。辽代天庆四年,即公元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部在反辽起义中连战连胜,其中的出河店之战是在现在的肇源茂兴镇进行的。在这次战役中,3700名女真士兵一举击溃了10万辽军,奠定了金国建国的基础。为了纪念这一胜利,金统治者于金天会8年,即公元1130年在此地建州,命名为“肇州”,这里的“肇”是开始的意思。当时的肇州管辖着南至松花江、北至今嫩江县约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此后,元、明、清历代都在这里设立管辖机构,清末设肇州直隶厅。1913年建立肇州县。建国后,肇州县曾先后隶属于松花江地区和绥化地区,1992年划归大庆市管辖。

全县有14个乡镇(场),104个行政村,732个自然屯。

全县总人口43万,有汉、回、满、壮、彝、蒙古、朝鲜、锡伯、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少数民族共有11个,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达2058人。肇州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生息、繁衍、劳作之所,古之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多集聚于此,早在八面多年前金代就在此始建为州,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肇州县的蒙古、**、满族、朝鲜族、彝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兄弟与广大汉族同胞一道,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我县民族事务在1996年前由统战部管理,1996年机构改革后,划归政府办管理,成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组,为股级单位。

我县历来重视民族事务管理,近些年来,每年都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中考、高考考生的民族成份审核认定工作,积极为组织培养推荐少数民族干部,为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创造宽松条件,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兄弟权益,保证了我县民族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2000年9月,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的**食品生产单位(主要是餐饭业)进行认真、严格检查,对**饭店的名称、企业牌匾、营业执照、**标识和旗幌及法人、操作人员的民族身份等项工作进行了认真核实,对不合格单位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单位,取消其营业资格,吊销其营业执照,对不合法的**网点依法取缔。

2003年7月,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成国为团长的肇州县代表团赴大庆参加全市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

肇州县地方工业阵容较大,基础雄厚,以资源型企业为主体的县办工业蓬勃发展。现已形成食品、纺织、轻工、化工、机械、建材6大行业,拥有亚麻纱、焰花、啤酒、食糖、乳粉、味精等主要产品500多个品种,其中国优、部优、省优品种有21个;雪鸟牌亚麻纱已成为国内外市场公认的知名品牌,远销法国、比利时、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宏誉亚麻原料公司、华鑫亚麻纺织有限公司、龙州啤酒有限公司、富海制糖有限公司、肇州焰花有限公司、摇篮集团肇州乳品厂、龙鹤畜产品公司等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肇州县种植业十分发达,盛产玉米、高粱、大豆、甜菜、亚麻、烤烟、葵花、谷糜、瓜菜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突破10亿斤,是全国百个产粮大县之一。种植技术先进,是全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抗旱打井项目区和机械化旱作农业示范县。绿色食品发展潜力巨大,龙海鹤天牌酱仔鹅、黑玉金香牌玉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托古禾鑫牌小米获得有机食品标识。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元化思维抓畜牧”思想指引下,“农转牧”战略得以成功实施,全县生猪、奶牛、黄牛、大鹅四大养殖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畜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2003年,全县畜禽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奶牛、黄牛、生猪、大鹅和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6万头、8.8万头、65.3万头、150万只和33.7万只,畜牧业产值实现695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4%,基本实现了“半壁江山”的目标。

交通、电力、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连接省市,遍布城乡,全县有公路总里程750公里,包括国道明沈路59.3公里,省道绥肇路27.6公里,县道大肇路36.5公里。电力总容量达到52万千伏安,形成了完整的输电网络。通讯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信息化进程步伐加快,全县城乡全面实现了电话通讯传播光缆化、交换数字程控化。

肇州县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形成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和普及推广相互衔接的科技体系,科技对工业和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7%和52%。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早在1986年就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96年,我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在全省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无线电视微波信号覆盖全县,县城有线电视全部联网,农村有线电视网已覆盖14个乡镇,90多个行政村,入网户数已达到16000多户。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了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

肇州县是大庆外围油田的重要开发区,据国家地质石油勘探部门勘测,在肇州境内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贮藏,全国最大的气田之一在肇州境内,极具开采价值。大庆采油十厂、八厂、香港中汇公司先后在肇州境内成功开采石油。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的深度开发,将使肇州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肇州地处辽宁省西部至大庆林甸地热带中心位置,出井口水温达80℃。天然气和地热资源正待开发,将成为肇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的大事年表

1993年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前身, 哈尔滨有线电视台成立。

2002年4月,哈尔滨有线电视台网台分离,节目部分并入哈尔滨电视台,网络部分成立网络公司。

2003年6月27日,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正式注册。

2003年12月22日,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揭牌营业。

2005年5月1日,哈尔滨有线电视数字化市场推广。

2009年4月20日,哈尔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2010年5月,元申广电“物联网”项目,被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列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大重点项目之一。元申广电有线电视网被确定为哈尔滨市物联网产业的基础传输平台。

2010年6月5日 杜家毫召开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整合会议。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公布“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哈尔滨成为首批试点城市。

2011年10月12日 ,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出席黑龙江广电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元申广电公司揭牌仪式。

2011年10月13日,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视察元申广电。

2012年5月16日 , 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林铎视察元申广电。

2014年4月29日, 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

2014年8月8 日, 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免费WIFI覆盖中央大街 。

2014年10月10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黑龙江省省长陆昊,调研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 。

2014年11月5日,黑龙江省委常委、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长张效廉,调研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 。

2015年1月1日,全省广电网络正式实现统一运营,元申广电,更名为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