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上海教育网站建设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上海教育网站建设的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上海教育网站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 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战略。上海作为我国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教育信息化发展尤为迅速。上海教育网站建设正是顺应这一趋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2. 意义阐述
(1)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上海教育网站建设有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2)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教育网站,让更多地区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3)推动教育创新:教育网站建设有助于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上海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
1. 网站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上海教育网站数量逐年攀升,涵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有教育网站近5000个。
2. 网站内容日益丰富
上海教育网站内容丰富,涵盖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学生服务、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网站提供在线课程、教育资讯、政策法规、在线咨询等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网站功能不断完善
上海教育网站功能不断完善,包括在线考试、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在线评价等。这些功能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互动。
三、上海教育网站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深化教育信息化融合
未来,上海教育网站建设将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供给。
2. 创新教育服务模式
上海教育网站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教育服务。
3.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未来,上海教育网站建设将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4. 推动国际化发展
上海教育网站建设将积极融入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
上海教育网站建设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上海教育网站建设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贡献力量。
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官网地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9〕10号)精神,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依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健全招生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十三五”期间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常住人口的变化,结合优质均衡发展区的创建要求,对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根据本实施意见和区域内常住人口分布情况,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二)进一步规范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按市教委要求, 继续应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shrxbm.shmec.gov.cn),实施小学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规范管理,严禁各小学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严禁擅自跨区域招生。
(三)各校成立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教的观念,严格遵守招生工作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杜绝招生中违规现象。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对各校加强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黄浦区教育局和学校网站公告、“校园开放日”、在社区张贴《招生通告》等形式,公布招生工作政策及辖区内适龄儿童的入学信息登记时间、地点,以及入学验证时间、地点及携带所需审核的各种证件,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按时向幼儿园升入小学的适龄儿童发放《入学信息登记表》,作为入学的凭证。
(五)各小学应严格按照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入学。在招生过程中,严禁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各类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特色班;严禁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测试选拔并按照测试成绩分班;严禁将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各小学应当安排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读。
(六)根据“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提供的本区入学适龄儿童数据,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平均班额原则上为35人左右,最大班额原则上不超过40人。
三、工作安排
(一)入学信息登记
1、各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招生入学工作要求,做好相关设施设备的配备和技术支撑工作,合理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确保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2、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年度入学的,可向区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推迟一年入学。上一年度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未入学的,可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入学申请。
3、2月25日前,家长须对儿童在读幼儿园提供的姓名、证件号码、户籍、居住等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到公安部门或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补办或更正信息。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持的居住证件上的居住地址,应与父母所持居住证件上的居住地址相一致。
4、4月8日—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在我区指定地点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入学报名告知书”。4月23日为全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之后不得更改入学信息。家长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后,须在4月23日前按照规定样式上传适龄儿童的照片,作为入学报名、公办小学验证或民办小学面谈活动(以下简称面谈)的重要依据。
(二)公民办小学报名验证
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家长,须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进行入学报名,选择“公办小学报名”或“民办小学报名”,其中,公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5月3日,民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4月28日。
1、公办小学招生,对于本区户籍地(户主为直系亲属或儿童本人)与居住地(产权人或承租人为直系亲属或儿童本人)一致的适龄儿童,当报名人数不超过对口学校招收学额时,安排对口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学额时,按照入户籍时间长短顺序安排入学,超出学额部分实行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黄浦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的机会(二胎或多胞胎除外)。
2、根据本市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学的,凭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截止日为4月23日),申请居住地登记入学。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
本市户籍的集体户口适龄儿童参照居住地登记入学办法就读。
3、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5号)等要求,,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2018年7月1日至6月30日,不含补缴)或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6月30日)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区教育行政部门受理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8月10日。
4、5月18日—5月19日为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各报名验证点对已完成公办小学报名的适龄儿童以及家长的证件进行现场核对。本市户籍的,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在居住地登记就读的,除以上材料外,还需携带《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等相关材料证明。
非本市户籍的,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明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以及适龄儿童本人的合法居住证件。
各街道的指定登记点学校要对登记就读一年级的随迁子女及其父母的有关证件进行核对,通过居住证读卡机对其本人及父母居住证件和有效期限进行核对;通过信息系统对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父母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灵活就业登记证明进行信息比对。
5、5月20日起,对已验证通过的适龄儿童,陆续发放公办小学入学告知信息。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参加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时间为6月15日—6月16日。
(三)民办小学招生
1、公布招生简章。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指导与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核准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并将各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报市教委备案,相关信息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以及区政府网站教育频道上公布。严禁民办学校计划外招生,严禁擅自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
民办学校应在核定的招生计划与范围内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跨区招生。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的简章及公告,须在3月12日前向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时通过学校网站向社会公布。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公开内容应包括学校办学情况、招生计划、招生程序、面谈范围、收费标准、“三个承诺”(不提前开展报名和面谈等工作、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任何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挂钩)等。民办小学不得提前组织面向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招生宣讲或变相遴选学生。
2、实施网上报名。4月26日—4月28日,报名就读民办小学的适龄儿童须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填报志愿,每个适龄儿童最多可填报2所民办小学。家长必须于4月23日前,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按规定要求上传适龄儿童本人近期照片,未上传照片的儿童将不能参加民办学校面谈。
3、规范面谈程序。5月17日前,民办学校要将面谈方案(包括面谈方式、面谈题目等)密封并加盖密封章封存后,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查。民办学校仅组织一轮面谈,严禁组织两轮及以上的面谈。要规范面谈程序和方法,面谈应结合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点,通过活动考察、面谈交流等方式,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民办学校应安排面谈全程录音录像,作为履行规范招生的证据。严禁学校利用面谈进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知识考试或测试。严禁对报名民办学校的学生家长组织任何形式的测评、调研等活动。民办学校的面谈过程向市和区两级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学生凭面谈通知,携带户口簿、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明、《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等证件参加民办学校面谈。民办小学面谈时间为5月18日—5月19日。
4、分批招生录取。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应当严格按照计划数录取新生。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按志愿分批次录取办法。5月20日—5月21日进行第一志愿录取,5月23日—5月24日进行第二志愿录取。学生家长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短信或“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完成确认工作。民办学校招生工作于5月27日完成,学校将录取名单上报区教育行政部门。
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按照有关学校招生细则安排入学。
(四)本区户籍中重度智障、听障和视障的适龄儿童,纳入“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完成网上信息登记,到区内指定的特殊教育学校验证报名,特教学校做好初步测定、登记、上报手续,待参加全市组织的评估后,安排进入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五)校园开放日
3月9日—3月31日,全区公办小学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4月13日—4月21日,区民办学校可以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其余时间不得安排面向非本校学生及其家长的校园开放活动。“校园开放日”向社区学生及其家长展示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参与学区、集团建设的要展示共享共建的资源,但不得组织学生报名,不得组织任何测试(测评、学科练习)或面谈,不得收取学生任何形式的简历(包括各类证书)等材料,也不得留下家长的联系方式。
“校园开放日”活动一般面向符合本市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公办学校“校园开放日”活动面向对口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及其家长;民办学校可面向区内符合入学条件(户籍、居住)的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各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提前完成“校园开放日”活动方案,通过学校网站、张贴通告等形式告知社区和家长,同时报区教育行政部门。民办学校要将“三个承诺”放在“校园开放日”活动通告(通知)、招生简章的显著位置,“校园开放日”期间将“三个承诺”通过书面形式发到每一位参与的学生和家长手中。各学校“校园开放日”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可以结合参加对象做出分时安排,防止短时间内的人员过度集中,做好安全预案。
(六)发放入学通知。在完成区域内适龄儿童入学安排、招生录取等工作后,于8月15日前向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9月5日前学生入学信息将对接到“上海市基础教育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四、工作要求
(一)推进注册制度。完善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学年注册制度,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向学生家长发放学年注册告知书,明确注册对相关证件核对的要求。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要关注持有证件的有效期,及时到相关部门续签或补证。对不能提供有效证件的,暂不予以学籍注册。学校应向家长告知不能注册学籍所产生的后果。家长须向学校承诺及时前往有关部门办理相关证件,确保所持证件的有效性。
(二)加强监督管理。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小学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各项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区教育行政部门将联合区相关部门,积极做好辖区内“校园开放日”活动和民办学校面谈期间的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环境、文化环境治理,防止在校园及周边散发社会教育培训广告或其他宣传资料。
(三)开展教育督导。区教育督导部门要充分发挥责任督学对学校经常性督导的优势,对区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权利、小学教育阶段学校规范招生等方面进行过程性监控。区教育行政部门接受市级层面开展的巡查,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监督并指导学校履行依法规范办学,逐步形成小学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工作的常态化监控机制。
(四)完善监察机制。区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招生监察工作机制,监督招生入学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依法依纪查处招生入学工作过程中的**违规事件,协助解决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小学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制定民办小学招生“三个承诺”监管方案,并向社会公布。
(五)落实问责制度。公办小学在招生过程中,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特色班,报名录取学生时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或参考的,或拒绝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规定,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经查实,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校长和其他相关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六)实施“双减”措施。民办小学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未兑现“三个承诺”的,或以考试(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的,或录取学生时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或参考的,或招收无学籍材料学生,或利用招生入学违规收费,或组织对报名的学生家长进行测评、调研活动的,或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收学生等违规招生行为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规定,责令校长或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纠正,并核减该校3年的招生计划数,取消3年政府专项扶持资金。
Ⅰ 上海所有区,分别有哪些优势
黄浦区:位于上海市市中心,是上海的行政文化中心.
南京东路是全国闻名的商贸购物中心.
静安区因境内古刹静安寺而得名,地处上海市中心,地段优势极为明显。
Ⅱ 上海市各个区县的区、市重点学校,希望解答
作为一个刚经历过中考的人,偶来回答你吧。。。
市重点:
1.长宁区(因为偶是长宁滴,所以内先说~)
延安中学容 583(均不包括择校)
市三女中 574
(以下均按照每个区市重点的优劣排列。。。)
2.静安区:
市西中学和育才中学
3.黄浦区:
格致中学、大同中学、大境中学、光明中学
4.卢湾区:
向明中学、卢湾中学
5.闵行区:
七宝中学、闵行中学
6.浦东新区:
建平中学、洋泾中学、进才中学、南汇中学
7.徐汇区:
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实验学校位育中学、市二中学、南洋中学
8.普驼区:
曹杨二中、晋元高级中学、宜川中学
9.杨普区:
控江中学、杨普中学
上海5大名校
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师大附中
令有一些我不太了解的郊区市重点:
奉贤中学、松江二中、嘉定一中、青浦中学、金山中学、华师大三附中、 *** 中学
区重点我只知道几个
长宁区的天山中学、复旦中学、建青中学、仙霞高级中学
徐汇区的徐汇中学
。。。 。。。
Ⅲ 上海市各区的公务员人数是多少
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2013年的公务员考试已经顺利结束了。
您可以登陆上海中公教育网站进行历年公务员人数的查询与了解。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Ⅳ 上海市各区经济GDP排名
目前只有2013年数据
013年,上海市生产总值(GDP)为21602.12亿,人均生产总值(GDP)89444.22元,折合14442.33美元(按专2013常住人口计算)。从各区属县来看,浦东新区、闵行区和黄浦区生产总值(GDP)领先,崇明县生产总值(GDP)最低;从人均生产总值(GDP)来看,静安区人均生产总值(GDP)为41726.11美元,位居第一,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生产总值(GDP)分别为33791.78美元和 19098.53美元,崇明县人均生产总值(GDP)最低,为5593.61美元。截止到2013年,上海市仅有崇明县人均生产总值(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Ⅳ 上海各区繁华程度排名是怎样的
上海市区共分为三个等级:
1、黄浦区、长宁区;
2、静安区、徐汇区;
3、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
上海纯正中心城区的徐汇区、杨浦区、黄浦区、长宁区、虹口区等则有钱人很多,城市的建设面貌是明显的国际大都市水准,徐汇杨浦静安都是上海典型的富人区,大多数街区的市容市貌也就相当于外国的都会圈,色彩斑斓,徐汇区在过去来说算是新城区和文化区,除了两大块商业区,其他也都是宜居环境。
(5)上海市各区教育水平扩展阅读
上海最好最重要的地区是以浦西七区为内核构建的上海中心城区,包含本来的法租界、英美租界地域,精华范围是当今的长宁、徐汇、杨浦、虹口和黄浦区。因为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对于华界的巨大破坏,上海苏州河以北的华界主战区的都市面貌要落后于苏州河以南几个在二战时期沦为孤岛地区的正核心区。
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建设以及南北平衡战略的推进城市的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许多后起之秀不断涌现,譬如徐汇区的徐汇滨江;黄浦区的南外滩地区;新静安区的大宁、苏河湾地区;虹口区的北外滩;杨浦区的五角场、大连路地区、新江湾城;普陀区的长风生态园区、长宁区的天山古北地区等地。
Ⅵ 上海有几个区那个区最好
上海有16个区,黄埔区最好。
截止2019年,上海有16个区: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 、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最好的是黄浦区,黄浦区为上海市中心城区,也是上海最繁华的地区。
南京东路、人民广场、豫园外滩、新天地、淮海中路这些著名地段中心都在黄浦,黄浦区是上海最核心的地段,坐拥上海最高档的住宅地区和最繁华商业。
(6)上海市各区教育水平扩展阅读:
黄浦区的著名景点
1、福州路文化街
上海开埠时,福州路是黄浦滩旁东西向的土路,最初为外滩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筑成泥沙石子马路,因附近设有**教伦敦会传教机构,当时名“布道路”、“教会路”。
2、外滩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上海开埠后,西方殖民者在黄浦滩沿岸修筑马路,筑成黄浦滩路。西方侨民将其唤作“The Bund”,中国人译之“外滩”。
3、人民广场
上海市最中心的地域——人民广场,在解放前是众所周知的“跑马厅”。上海开埠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英租界第一次扩张时,今广场东部的现 *** 中路为其西界。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是整个上海的政治文化中心。
Ⅶ 2019上海各区初中的梯队排名是怎么样的
黄浦区
第一梯队:民办立达、向明初级、民办永昌、卢湾初级中学
第二梯队:卢湾初级中学、格致初级、大同初级、明珠中学
第三梯队:李惠利中学
徐汇区
第一梯队:华育中学、西南模范、世外中学、西南位体
第二梯队:位育初中、徐教院附中、徐汇中学
第三梯队:南模初、中国中学、市二中学、市四中学、田林三中、师三、园南中学
杨浦区
第一梯队:兰生复旦、复旦二附中
第二梯队:存志中学、双语学校
第三梯队:凯慧中学、同济实验、杨浦实验
虹口区
第一梯队:上外附中、新华初、新复兴、迅行中学、新北郊初中
第二梯队:上外克勤、长青中学、北郊中学、虹口实验
第三梯队:曲阳二中、江湾初级
闵行区
第一梯队:文来中学、民办上宝中学
第二梯队:民办文琦中学、上师初级中学、华师大二附中
第三梯队:莘松中学、七宝第二中学、莘光学校、实验学校西校
浦东新区
第一梯队:张江集团、浦东外国语、上海市实验学校
第二梯队:新竹园中学、上中东校、交中初级
第三梯队:建平西校、建平实验、进才实验、南汇第一中学、建平远翔、清流中学、上实东校
静安区
第一梯队:市北初级中学、静教院
第二梯队:市西初级中学、民办扬波中学、风华初级中学、民办新和、民办风范、同济附属七一、上外静中、田家炳中学
第三梯队:彭浦中学、育才初级中学、时代中学、上海市第一中学、民立中学、五四中学
普陀区
第一梯队:进华中学
第二梯队:培佳双语、梅陇中学
第三梯队:华东师大四附中、二中附院、兰田中学、中远实验学校、同济大学二附中
宝山区
第一梯队:宝山实验、行知二中、和衷中学
第二梯队:求真中学、华二宝山实验学校
金山区
第一梯队:蒙山中学
第二梯队:罗兴中学
第三梯队:西林中学、民办金盟、金教院附属、师大实验、枫泾中学、金山世外
长宁区
第一梯队:新世纪中学、东延安
第二梯队:市三女初、西延安
第三梯队:娄山中学、天山初级中学、建青实验
松江区
第一梯队:九峰实验
第二梯队:民办茸一、民乐学校、第七中学、松江二中
青浦区
第一梯队:复旦五浦汇、青浦世外
第二梯队:青浦实验中学、青浦一中、东方中学、毓秀中学
嘉定区
第一梯队:华二初级、嘉一联合
第二梯队:桃李园、怀少学校、嘉定世外
奉贤区
第一梯队:育秀实验、奉贤实验中学
第二梯队:阳光外国语学校、华亭学校
第三梯队:古华中学、南桥中学
崇明区
第一梯队:东门中学、实验中学
第二梯队:民办民一、新世纪双语
Ⅷ 上海各区繁华程度排名是怎样的
上海各区繁华程度排名是黄浦、徐汇、静安、长宁、卢湾、虹口、杨浦、普陀、闸北。
1、黄浦
南京东路、人民广场、豫园外滩、新天地、淮海中路,这一切的上海最繁华中心都在黄浦,她的繁华无庸置疑。但是真正的老克勒或许还是喜欢在闹中取静的老卢湾法租界享受人生。如今的黄浦区是上海最核心的地段,坐拥上海最高档的住宅地区和最繁华商业。
作为大上海的绝对中心之一,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区之一,同时也是贫困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黄浦区并入的南市区堪称上海最穷的滚地龙大本营,是上海 *** 丝瘪三最多的地区,而如今此地也已经有了较大的变革,在许许多多的滚地龙瘪三被发配到闵行浦江镇等地做拓荒牛后,南市区的涅磐重生也指日可待。
2、徐汇
原法租界的高级住宅区,奠定了其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是上海排名数一数二的商业中心。其拥有的徐家汇是改革开放商圈的的产物,同时拥有优越的教学资源(小学初中高中)。内部的经济开发区包括徐汇滨江和漕河径开发区,前者的经济作用更大。
3、静安
静安区属于上海市最中心区域,是公认的黄金地段。坐享便利的交通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发达的商业环境,属于高档豪宅居住区。它也是上海极富魅力的一个城区。今天,在它成为上海现代顶级商务区与奢华居住区的代名词时,老上海的文化积淀同样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Ⅸ 上海各区未来潜力排名
2016年,上海合计共有15个区一个县,划分如下:
中心城区7个包括:黄浦区(原黄浦区加原南市区加卢湾区),静安区(原静安区加原闸北区),徐汇区,长宁区,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
半中心区半郊区1个:浦东新区
郊区7个包括:宝山区,嘉定区,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金山区
郊县:崇明县
上海比较好的区主要是指中心城区,包括原来的法租界、英美租界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上海苏州河以北的城市面貌原来要落后于苏州河以南的几个中心城区正核心区。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建设以及南北平衡战略的推进城市的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许多后起之秀不断涌现,譬如长宁区的天山古北地区;徐汇区的徐汇滨江;黄浦区的南外滩地区;新静安区的大宁、苏河湾地区;虹口区的北外滩;杨浦区的五角场、大连路地区、新江湾城;普陀区的长风生态园区等地。
上海的城市正不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以前南市区是上海最差的地方之一,和黄浦区合并之后凤凰涅槃。而曾经被誉为上海最穷的赤膊区闸北区,也已经和上海的掌上明珠静安区合并,上海正不断提供强弱区的合并或者强强联合(强强联合的典范是黄浦区和卢湾区的合并)将上海中心城区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自发源动力,持续消除弱势地区,抬升整体区域价值。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复旦大学专门设置的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 网院依托复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科综合优势,设置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社会紧缺专业。自成立以来,陆续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经济学、会计学、新闻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英语(商务)、日语(商务)、心理学、广告学等专业。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复旦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专门设置的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复旦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开设课程
网院依托复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科综合优势,设置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社会紧缺专业。自成立以来,陆续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法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和日语(商务)、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其教学计划是以我校已设专业教学计划为蓝本进行相应的修订或重新制定的。
招生就业
2000—2006六年间,累计招收学生12000多名,已有三届六批学生毕业,计4000名左右,按期毕业率为93%,平均就业率截止2006年2月为93.2%。目前在读生8500多名。复旦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并经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成绩优良并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网院本科毕业生,授予复旦大学学士学位。
网院不定期开办非学历教育的各类辅导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班,以及由泰复学习中心经办的工商管理核心课程高级经理研修班、企业管理中层经理培训班、电视传媒复合型高级经营人才研修班、酒店管理专业证书课程班等。2004年始,还开设面向在读大学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辅修专业。
教学模式
网院的教学有学习中心网络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模式。
选择学习中心网络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主要在网院直接管理的学习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点)集中上课。各学习中心之间通过局域网联接,教师在主教室面授,其他教室学生则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时共享。在上海市,现有网院直接管理的国权路、逸仙路、邯郸路、东安路、上川路、天宝路6个学习中心和上海远程教育集团、震旦学院2个合建的学习中心。另有16个校外学习中心,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选择在线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则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在网上点播课件学习,辅以定期组织的面授辅导。同时,网院通过网上答疑系统和网上监控系统来加强在线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并建立每门课程配置一名助教的制度。
技术资源
网院建有先进的支撑网络教育的多元化通信技术平台,即基于IP双向视频会议的实时教学系统,基于Web的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系统和门户网站等。现有多媒体教室33间,面授教室9间,计算机房PC机320台,语音室2间(共60座)。
师资力量
现任网院院长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姜良斌副教授,副院长是应建雄副教授、丁石藤教授。各专业设有专业主任,系由该校相关院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或副系主任兼任。该校教师受聘网院任课的有李洁明、庄起善、谢为安、黄关福、黄勇民、刘海贵、洪剑峭、项杏林、庞志春、胡雨春、沈祖祥、朱文华、许道明、申小龙、张世信、黄芝晓等200多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50%以上。
为铸造网络教育的品牌,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将坚持“复旦水准,优选师资,规范管理,确保质量”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发掘潜力,勇于创新,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潮中继续前进。
设备介绍
学院资源
网院成立至今,已投资了2400万人民币,建设教育网站、网络教育平台和面授教室。现有教学基地(教学点)本市4个,外地5个。有36间多媒体主分教室,10间面授教室,计算机房PC机320台,语音室(60座)一间。同时网院还与校图书馆合作,实现校数字化图书馆与网络教育学院的资源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支持服务。
学院教育平台
网院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育平台共分为三个部分
(1)基于IP双向视频会议的实时教学系统。实现了跨地域的实时交互授课,教师在基地和教学点主教室面授,分教室通过卫星或专线实时接收授课内容,必要时通过主、分教室互动功能,教师与学生可即时互动交流。
(2)基于Web的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系统。主要利用基于Web的B/S技术与流媒体点播技术来实现,学生、教师、管理员能通过Internet/Intranet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辅导及管理。此外还准备利用电信的Internet的`宽带入口(ADSL)或广电的有线电视(CABLE)网络作传输手段,推行广播式(非实时)授课,并辅以网上和集中式答疑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
(3)门户网站。主要功能包括发布学院教务、教学、招生等信息,进行学生网上注册、学籍管理,提供视频流课件点播,提供E-mail服务和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等。
领导介绍
徐忠
男,1945年4月生于贵州,汉族,教授,中共党员。
1969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1978年10月至1981年元月在上海第一医学院攻读流行病学硕士,1983年元月至1984年元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卫生及医学研究院进修肿瘤流行病学,1994年4月至1994年8月在美国西雅图弗雷德、赫金森癌症中心合作研究。
曾任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校教务处处长、上海医科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2000年4月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流行病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肿瘤、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参加过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的工作,主持过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成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课题的研究。在教育研究方面,主持过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重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的研究。发表过论文三十余篇。担任过上海预防医学会理事,全国医学教育学会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日本流行病学杂志 (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的编委,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第三、四次国际心脏病预防大会,亚洲东部地区脑卒、冠心病协作队列研究学术会议等。
曾获得过“上海医科大学先进工作者”、“上海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国际医学基金会林宗杨教育奖”等表彰。
沈永宝
男,1945年生,汉族,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期刊副刊史等课程。获得复旦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有专著和合作撰写著作7种,辑录著作4种,发表论文74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三等奖各1项,著作三等奖1项。
1993年起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管教学组织工作,包括教学思想研究,教学计划修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学风和考风规范,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语言文字规范化等。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000年8月调任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和日常运行工作。
丁石藤,男,1949年8月出生于上海,汉族,高级工程师。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1978年至1982年在南京邮电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习。1969年到吉林省梨树县插队,1972年至1978年在长春火车站工作。1982年作为技术员被分配到南京东方无线电厂,先后任设计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96年调入上海医科大学,任网络中心副主任、电教中心副主任。2000年任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
学院地址
学院办公室和招生部在复旦大学文科大学11楼办公,其余部门在国权路基地(即国权路325号)办公。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5-09 23:05:13
2025-05-09 22:45:22
2025-05-09 22:33:25
2025-05-09 22:22:51
2025-05-09 22:01:11
2025-05-09 21:15:02
2025-05-09 21:02:22
2025-05-09 2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