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网页设计稿尺寸 移动端网页设计宽度

网站建设 编辑:速达网络 日期:2024-10-18 06:04:45 2人浏览

移动端网页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购物的重要渠道。移动端网页设计稿尺寸的优化成为了设计师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移动端网页设计稿尺寸的优化策略、案例分析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设计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移动端网页设计稿尺寸的优化策略

1. 确定目标设备

在优化移动端网页设计稿尺寸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设备。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这直接影响到网页内容的呈现效果。例如,iPhone 6s Plus的屏幕尺寸为5.5英寸,分辨率为19201080;而小米Max 2的屏幕尺寸为6.44英寸,分辨率为10801920。设计师需要针对目标设备进行尺寸优化。

2. 使用响应式设计

响应式设计是移动端网页设计的重要策略。通过使用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屏幕尺寸调整网页布局和样式。这样,无论用户在何种设备上浏览,都能获得良好的体验。

3. 优化图片尺寸

图片是移动端网页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图片尺寸可以提升网页加载速度,降低数据流量消耗。以下是一些优化图片尺寸的方法:

(1)使用适当的图片格式:如JPEG、PNG等。JPEG格式适合有大量细节的图片,而PNG格式适合透明背景的图片。

(2)压缩图片:使用在线工具或图片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压缩,减少文件大小。

(3)使用矢量图:矢量图具有无损放大特性,适用于图标、标志等元素。

4. 优化字体大小

移动端网页设计稿尺寸 移动端网页设计宽度

字体大小是影响移动端网页阅读体验的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些优化字体大小的建议:

(1)选择易于阅读的字体:如微软雅黑、思源黑体等。

(2)根据屏幕尺寸调整字体大小:屏幕越小,字体越小。

(3)使用相对单位:如em、rem等,以便在不同设备上保持字体比例。

二、案例分析

1. 案例一:网易新闻

网易新闻是一款覆盖新闻、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的移动端新闻应用。在设计过程中,网易新闻采用了响应式设计,根据不同设备调整网页布局和样式。针对图片和字体进行了优化,确保在多种设备上都能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2. 案例二:淘宝

淘宝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在设计移动端网页时,淘宝注重用户体验,针对不同设备进行了尺寸优化。例如,淘宝App在移动端采用了简洁的卡片式布局,便于用户浏览和操作。对图片和字体进行了优化,确保网页加载速度和阅读体验。

三、实际应用

1. 针对不同设备,制定相应的尺寸优化方案。

2. 使用响应式设计,确保网页在不同设备上都能良好呈现。

3. 优化图片和字体,提升网页加载速度和阅读体验。

4. 定期对网页进行性能测试,确保优化效果。

总结

移动端网页设计稿尺寸的优化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设计师需要关注目标设备、响应式设计、图片和字体优化等方面,以确保网页在不同设备上都能获得良好的呈现效果。通过以上策略和案例分析,相信设计师们能够更好地优化移动端网页设计稿尺寸,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体验。

移动端网页怎么设计尺寸

于设计来说,选取一个合适的尺寸作为正常大小和中等萤幕密度,尺寸的选取依据打算适配的硬体,建议参考现主流硬体解析度,然后向下和向上 做小、大、特大和低、高、超高的尺寸与密度,那么你知道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移动端网页设计尺寸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移动端网页设计尺寸的方法:

iPhone手机网页的设计尺寸

iPhone5尺寸是640x1136px解析度是326PPI

iPhone4和iPhone4S尺寸是640x960px解析度是326PPI

iPhone和iPodTouch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尺寸是320x480px解析度是163PPI

安卓网页的设计尺寸

320dp:一个普通的手机萤幕240X320,320×480,480X800

480dp:一个中间平板电脑像480×800

600dp:7寸平板电脑600×1024

720dp:10寸平板电脑720×1280,800×1280

ipad网页的设计尺寸

iPad第三代第四代尺寸是2048x1536px解析度是264PPI

iPad第一代第二代尺寸是1024x768px解析度是132PPI

iPad Mini尺寸是1024x768px解析度是163PPI

HTML5移动网页的设计稿尺寸应该是多少

HTML5的移动端网页设计稿,通常情况下,内容区为750px或960px或者1080px的,一般不小于750px像素大小(宽度)

设计稿可以比750px大,但是绝对不能比750px小,这个主要是由于当前手机的分辨率相对较高(iPhone6是375物理像素,但实际像素为其两倍,也就是750,这个750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设计图稿过小,前端在实现图稿的时候里面的图片大小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会显得模糊不清,所以这也是为何要“大”分辨率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页面的基准字体大小,在320px的设计稿当中,最小字体不宜小于12像素,其他像素的设计稿当中,等比例换算即可(12/320px*设计稿像素值)

移动端H5页面的设计稿尺寸(上)

由于HTML5和微信内置浏览器的火爆,移动端H5网页越发流行。在设计制作移动端网页的时候,你是否疑惑,这种网站设计稿应该做成的多少屏宽,是否应该跟手机的分辨率一致,还是应该按照iPhone的分辨率来设计(注意H5网页区别于APP,APP的设计稿直接按照手机分辨率来设计)?那么对于现在2K屏幕的手机,应该如何制作设计稿和前端稿呢?

作为本次文章系列的“上”部,将解决一些基本概念:像素(pixel)、ppi、分辨率、物理像素(physical pixel)、CSS像素、设备独立像素(deviceindependent pixel)等等。

为图像显示的基本单位,表示“图像元素”之意。 每个这样的信息元素不是一个点或者一个方块,而是一个抽象的采样。 仔细处理的话,一幅图像中的像素可以在任何尺度上看起来都不像分离的点或者方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们采用点或者方块显示。

这一段是出自****的解释。其实很多会Photoshop的人都有一个误区: 认为像素是一个宽高相等的小方块,并且的像素都是“那么大”,但是不知道这个宽高的具体数字。

像素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一个相对单位。

像素描述的是图像在某一点的颜色值。一般来说,一个像素只能描述一种颜色值。

先可以跳过这个话题,介绍ppi概念,像素没有大小就好理解了。

PPI的复杂之处在于如果他所属的上下文环境不同,意义也会完全不一样。 当我们在谈论显示设备的PPI时,它代指的屏幕的像素密度;当我们在谈论和图片相关时,我们谈论的是打印时的分辨率或者打印机的打印精度。这里我们主要描述的前一种情况。

PPI全称为Pixel Per Inch,译为每英寸像素取值,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像素密度,也就是衡量单位物理面积内拥有像素值的情况。

举例1:

中的七张图,假设图片尺寸都为1x1寸,那么 PPI 分别为 1、2、5、10、20、50、100 。 在同一物理尺寸内 ,随着像素数的增大,图像细节越多, PPI 增大,图像越清晰,像素所占空间相对越小。

因此,从讨论像素大小的角度来说,图①中各个方框像素的宽度(单位为英寸)分别为:1、1/2、1/5、1/10、1/20、1/50、1/100。像素在每个不同ppi下大小都不同,因此讨论像素的大小也就变得无意义了。像素是没有大小的。像素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一个相对单位。

像素描述的是图像在某一点的颜色值。一般来说,一个像素只能描述一种颜色值。

举例②:

在photoshop中分别建立两个文档:①800x600px,72ppi,②800x600px,300ppi。那么这两个文档在PS或者生成图片时,显示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宽高的像素点数是完全一样的,在设备上渲染出来的效果图是一致的。当你把文档②中的任意图层**到文档①中,从视觉上发现图层不会变大或者缩小。只有把这两个文档作为图片1:1打印出来时,才会发现72ppi的图片要大于300ppi的图片(注意ppi的含义),前者宽(高)大约是后者的4.16(300/72)倍。

任何图片作为数据信息被保存在存储盘中时,只有宽高像素数是有意义的,ppi对于图片来说时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并不能描述这个图片有多少英寸的宽度或者高度,而只有在被打印出来后才有他的意义。

分辨率泛指显示系统对细节的分辨能力。能显示图像都能叫显示系统,比如显示器,投影仪,照片。

分辨率常用的单位有:dpi(点每英寸)、lpi(线每英寸)和ppi(像素每英寸)。从单位来看,分辨率是一个比值,与物理单位的比值。

日常所说的“这张图片的尺寸(或分辨率)是100x100像素”,一般都是在描述数字图片,这样的描述只是说明了图片文件包含多少个像素。比如图1中的七张图,我们习惯于说,第1张图的分辨率是1x1像素,第5张图的分辨率是20x20像素,其实只是说明了图片的像素数而已。

这是一种显示技术,可以将把更多的像素点压缩至一块屏幕里,从而达到更高的分辨率并提高屏幕显示的细腻程度,这种分辨率在正常观看距离下足以使人肉眼无法分辨其中的单独像素。

最先使用retina屏幕是iphone 4,屏幕分辨率为960 * 640(326ppi)。

对比如下两幅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是否 Retina 屏的显示差异:

图2 iPhone 3GS

图3 iPhone 4

两代iPhone 的物理尺寸(屏幕宽高有多少英寸)是一样的,从上图可以看出,iphone 4的显示效果要明显好于iphone 3GS,虽然 iPhone 4 分辨率提高了,但它不同于普通的电脑显示器那样为了显示更多的内容,而是提升显示相同内容时的画面精细程度。这种提升方式是靠提升单位面积屏幕的像素数量,即像素密度来提升分辨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屏幕显示画面的精细程度。以第三代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为例, 工作时显卡渲染出的2880x1880个像素每四个一组,输出原来屏幕的一个像素显示的大小区域内的图像。这样一来,用户所看到的图标与文字的大小与原来的1440x900分辨率显示屏相同,但精细度是原来的4倍。

注意:在桌面显示器中,我们调整了显示分辨率,比如从 800 * 600 调整到 1024 * 768 时,屏幕的文字图标会变小,显示的内容更多了。但 Retina 显示方式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或者说, Retina 显示技术解决的是显示画面精细程度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显示内容容量的问题。

为什么是“每四个一组”?而且要让这四个一组来显示“原来屏幕的一个像素”?这大概就是 Retina 显示技术的一种表现吧。而这“每四个一组”的“大像素”,可以被称作“设备独立像素”,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 ,或者 density-independentpixel , 它可以是系统中的一个点,这个点代表一个可以由程序使用的虚拟像素,然后由相关系统转换为物理像素。

“设备独立像素”也有人称为“CSS像素”,一种形象的说法,更倾向于表明与 CSS 中尺寸的对应。

设备独立像素与物理像素的对应关系,可以这样看:

图4

类似的每四个一组的对应关系,也许正是 Retina 显示技术所做的。

作为Web开发者,我们接触的更多的是用于控制元素样式的样式单位像素。这里的像素我们称之为CSS像素。

CSS像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可以借用quirk**ode中的这个例子:

假设我们用PC浏览器打开一个页面,浏览器此时的宽度为800px,页面上同时有一个400px宽的块级元素容器。很明显此时块状容器应该占页面的一半。

但如果我们把页面放大(通过“Ctrl键”加上“+号键”),放大为200%,也就是原来的两倍。此时块状容器则横向占满了整个浏览器。

吊诡的是此时我们既没有调整浏览器窗口大小,也没有改变块状元素的css宽度,但是它看上去却变大了一倍——这是因为我们把CSS像素放大为了原来的两倍。

CSS像素与屏幕像素1:1同样大小时:

图5

CSS像素(黑色边框)开始被拉伸,此时1个CSS像素大于1个屏幕像素

图6

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一个CSS像素应该是等于一个物理像素的宽度的,但是浏览器的放大操作让一个CSS像素等于了两个设备像素宽度。在后面你会看到更复杂的情况,在高PPI的设备上,CSS像素甚至在默认状态下就相当于多个物理像素的尺寸。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CSS像素从来都只是一个相对值。

设备像素比=设备物理像素/设备独立像素

设备像素比在 js 中可以通过 devicePixelRatio 的参数取得(需要页面的 viewport 设置为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此处为前端布局知识,较为专业,笔者也只是意会,无法说清楚,请自行百度)

iPhone 4 的设备像素比为2,线长(横向、纵向、对角线)上的物理像素数与设备独立像素数的对应关系即为2。

根据这个对应关系,一般可以通过屏幕的物理分辨率和设备像素比确定设备独立像素数。

那么在我们做移动端网站时,将viewport设置了content=”width=device-width”,设备独立像素也就等于CSS像素。

经常在做移动端网站时,我们会听到一些人说原型稿屏宽做成320px,设计稿做2倍640px,网上也有很多文章说这样说,H5网页的设计稿做成2倍普通屏分辨率就行了。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这里提到的屏宽,更确切的说,是将viewport设置为width=device-width时的宽度,习惯称这个宽度为屏宽,也就是设备独立像素的宽度。笔者从其他文章中找到了一些答案。(原型图屏宽是320px是为了满足原型软件在1:1比例显示上适当,二是为了保证早期iphone320px屏宽的显示需求)

“其实这个属性值很有意思,字面意应该是 viewport 宽度等于设备宽度,但在实际中不同的浏览器都给出了个定值:320px;这个值还是源于 Apple ,因为早期 iPhone 的分辨率为 320px*480px ,大量为 iPhone 量身定制的网站都设置了 viewport:width=device-width ,并且按照宽度 320px 来设计制作,所以其他浏览器加入 viewport 支持时为了兼容性也将 device-width 定义为了 320px 。”

那么到了后来的iPhone4的屏幕是960x640px,几乎所有人都知道Retina显示屏,所有方向上的像素都成了原来的2倍。而设备独立像素的屏宽还是保持着320px。其它智能手机早期的分辨率基本上也使用了大致相同的屏幕尺寸与分辨率,因此才有了 320px 这个不约而同的约定。

当然,如果把 viewport 的 width 属性设置为一个定值,比如 320、 480、 700 等等,那 viewport 的宽度即为设定的宽度。此时,设备独立像素宽度,也即所设定的宽度,而物理像素与设备独立像素的比值,则不再是最初始的设备像素比值了(比如 iPhone 4 中的2)。

现在的智能手机屏幕尺吋多样,分辨率有很多种,相应地,设备像素比也不一致,有1、1.5、2、2.25、3等等,而在一般情况下(指 viewport 设置为 width=device-width 时)的设备独立像素宽度,也不再只是 320px 了,还有 360px 、 400px等等。 这是从 统计的大部分手机独立像素数据。

若设备像素比是N,就表示该手机屏幕上的N个物理像素来显示一个CSS像素。

本文对已移动端网站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了较为基础的解释,在下一篇中,会介绍H5网页在做设计稿以及前端布局时的最为省力的方法。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