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域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域名背后的DNS(域名系统)更是互联网世界的导航灯塔,为人们提供着便捷的网络服务。本文将从域名DNS的定义、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技术。
一、域名DNS的定义
域名DNS,全称为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系统。它是一种将域名(Domain Name)与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相互映射的分布式数据库,用于将人们易于记忆的域名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IP地址。在互联网中,域名DN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用户提供着高效、便捷的网络服务。
二、域名DNS的工作原理
1. 域名解析过程
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时,域名解析过程便开始了。以下是域名解析的步骤:
(1)本地DNS解析:用户的计算机向本地DNS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请求解析该域名。
(2)递归查询:若本地DNS服务器无法解析该域名,则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递归查询请求。
(3)迭代查询:根域名服务器将查询请求转发至顶级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再将请求转发至相应域名的权威DNS服务器。
(4)获取IP地址:权威DNS服务器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本地DNS服务器再将IP地址返回给用户计算机。
2. DNS缓存机制
为了提高域名解析效率,DNS系统采用了缓存机制。当本地DNS服务器解析一个域名时,会将解析结果存储在缓存中。当再次查询该域名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IP地址,从而减少查询时间。
三、域名DNS的应用领域
1. 网站访问
域名DNS是网站访问的基础,用户通过输入域名即可访问到相应的网站。例如,输入“www.baidu.com”即可访问百度网站。
2. 邮件发送与接收
域名DNS在邮件发送与接收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邮件服务器通过解析收件人邮箱的域名,获取其对应的IP地址,从而实现邮件的发送与接收。
3. 虚拟主机
虚拟主机是指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划分出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个虚拟服务器拥有独立的域名和IP地址。域名DNS可以将域名解析到对应的虚拟主机上,实现多网站共存。
4. CDN加速
CDN(内容分发网络)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部署节点,将网站内容缓存到各个节点上。当用户访问网站时,域名DNS会根据用户地理位置,将请求转发至最近的节点,从而提高访问速度。
域名DNS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导航灯塔,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网络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域名DNS在各个领域的作用愈发重要。了解域名DNS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域名解析服务器,靠它把你要访问的网址找到然后把信息送到你电脑上。
DNS 是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其中域名必须对应一个IP地址,而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域名系统采用类似目录树的等级结构。域名服务器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的服务器方,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主服务器和转发服务器。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DNS 命名用于 Internet 等 TCP/IP 网络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 DNS 名称时,DNS 服务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如 IP 地址。因为,你在上网时输入的网址,是通过域名解析系统解析找到了相对应的IP地址,这样才能上网。其实,域名的最终指向是IP。
一、简述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或者(domain named system)区域名称服务,分为正向与反向域名解析,适用C/S,端口路53/udp,53/tcp,属于应用层协议;
作用:人得记忆有限,如果没有dns得记下多少IP地址;从网络来说由于tcp/ip协议族是基于ip地址,所以需要一个翻译器即DNS;可以1对多也可以多对1,那么正向解析即域名解析为ip地址,反向解析即ip地址解析为域名。有人说DNS就是一个本大得电话本,说的挺贴切。
正反向解析事两个不同得名称空间,是两颗不同得解析树;
正向:ip---》主机名
反向:主机名---》ip
当今得业界标准BIND(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dns软件
二、DNS域名
1)DNS是一个倒挂树结构示意图如下
2)按照功能命名得五个类别介绍
根域:DNS域名中使用时,规定由尾部据点(.)来指定名称位于根域或更高级别得域层次结构,(.)
顶级域:TDL(TOP LEVEL DOMAIN)用来只是某个国家地区或组织使用得类型,例如(.com)
二级域:个人或组织在internet上使用得注册名称,例如163.com
子域:已经注册二级域名派生得域名,就是网站名,例如www.163.com
主机名:通常情况下,DNS域名得最左侧得标签表示网络上得特定计算机,如www,mail,zhidao
名称服务器:域内负责解析本域内的名称的主机
根服务器:13组服务器
3)dns和internet域
互联网域名系统有名称注册机构负载维护分配有组织和国家/地区得顶级域在internet上进行管理。国际标准3166。
常见得DNS域名
com,商业公司
edu,教育机构
net,网络公司
gov,非军事政府机构
mil,军事政府机构
cn,代表中国
三、DNS服务器类型
主DNS服务器
从DNS服务器 (可以是多个提供容错)
缓存DNS服务器(转发器)
主DNS服务器:管理和维护所负责解析的域内解析库的服务器
从DNS服务器:从主服务器或从服务器“**”(区域传输)解析库副本
1)**操作的方式
序列号serial:解析库版本号,主服务器解析库变化时,其序列递增
刷新时间间隔refresh:从服务器从主服务器请求同步解析的时间间隔
重试时间间隔retry:从服务器请求同步失败时,再次尝试时间间隔
过期时长expire:从服务器始终联系不到服务器时,多久后放弃从服务器角度,停止提供服务
否定答案的缓存时长;minimum
”通知“机制:主服务器解析库发送变化时,会主动通知从服务
2)区域传送
完全传输axfr:传送整个解析库
增量传输lxfr:传递解析库变化的那部分内容
3)区域(zone)和域(domain)
Domain:FQDN
正向:FQDN->IP
反向:IP->FQDN
各需要一个解析库来分别负责本地域名的的正向和反向解析库
正向区域
反向区域
FQDN:fullqualified domain name 完全限定域名
如:www.baidu.com.
四、DNS查询解析
我们在浏览器访问www.baidu.com这个域名,dns怎么查询到这台主机那?
1、在浏览器中输入www.baidu.com域名,操作系统会先检查自己本地的hosts文件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如果有,就先调用这个ip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
2、如果hosts里没有这个域名的映射,则会查找本地DNS解析器缓存,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如果有,直接返回,完成域名解析。
3、如果hosts与本地DNS解析器缓存都没有相应的网址映射关系,首先会找TCP/IP参数中设置的首选DNS服务器,在此我们叫它本地DNS服务器,此服务器收到查询时,如果要查询的域名,包含在本地配置区域资源中,则返回解析记过给客户端,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具有权威性。
4、如果要查询域名,不由本地DNS服务器区域解析,但该服务器已缓存了此网址映射关系,则调用这个IP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不具有权威性。
5、如果本地DNS服务器本地区域文件与缓存解析都失效,则根据本地DNS服务器的设置(是否设置转发器)进行查询,如果未用转发模式,本地DNS就把请求发至13台根DNS,根DNS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判断这个域名(.com)是谁来授权管理,并会返回一个负责该顶级域名服务器的一个IP。本地DNS服务器收到IP信息后,将会联系负责.com域的这台服务器。这台负责.com域的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如果自己无法解析,它就会找一个管理.com域的下一级DNS服务器地址(baidu.com)给本地DNS服务器。当本地DNS服务器收到这个地址后,就会找baidu.com域服务器,重复上面的动作,进行查询,直至找到www.baidu.com主机。
6、如果用的是转发模式,此DNS服务器就会把请求转发至上一级DNS服务器,由上一级服务器进行解析,上一级服务器如果不能解析,或找根DNS或把请求转至上上级,以此循环。不管是本地DNS服务器用是转发,还是根提示,最后都是把结果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由此DNS服务器再返回给客户机。
域名系统(外语首字母缩写DNS、外语全称Domain Name System),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中文全称:网络协议)地址数串。你可以理解成你家的门牌号。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5-09 23:05:13
2025-05-09 22:45:22
2025-05-09 22:33:25
2025-05-09 22:22:51
2025-05-09 22:01:11
2025-05-09 21:15:02
2025-05-09 21:02:22
2025-05-09 20:43:13